都知道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重要设备,但其实光刻机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根据应用领域不同,可作用于芯片光刻,封装等等。
而我国想要采购光刻机基本上都靠进口,好消息是中企已经到位了5台光刻机。那么这些光刻机能发挥什么作用呢?中国芯能否实现“逆风翻盘”?
中企已到位5台光刻机
世界各国都在加快芯片产业的发展,我国也不例外。不过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芯片涉及到非常多的种类,涵盖几十门顶级学科,几乎集成了全人类最顶尖的科技力量,因此在芯片生产过程中会迎来上千家供应商的参与。
这些供应商参与不同的工序,就拿芯片材料光刻胶来说,若没有光刻胶的支持,芯片制造将无法得到保障。
利用光刻胶进行衬底,把光刻好的电路图案转移到硅片衬底上,从而才能进行后续一系列的显影,刻蚀等工艺。
全球光刻胶市场几乎都被日本垄断。以东京应化、信越化学等巨头为主,在ArF,i线等光刻胶产品中占据主导市场的地位。基本上日本的光刻胶产品覆盖了低端至高端水准,就连台积电,三星等芯片制造巨头也需要从日本采购光刻胶。
但是要想掌握光刻胶材料的核心技术也并不容易,其中就需要用上光刻机。
或许有人不理解,光刻机不是用来生产芯片的呢?怎么光刻胶材料也会和光刻机扯上关系。其实各大种类的光刻胶产线都会用上光刻机,用于提供曝光测试支持。
换句话说,光刻胶厂商能不能做好产品,能不能确保产品的良率以及通过客户验证,都离不开光刻机。
好消息是,经营光刻胶业务的中企晶瑞电材已经到位了5台光刻机。根据晶瑞电材表示,已经购得了一台KrF光刻机,同时公司的KrF光刻胶量产化生产线也在积极建设中。
在此之前,晶瑞电材就已经采购了4台光刻机,被分别用于负胶、g线、i线和ArF,算上这次在KrF采购的光刻机,一同到位了5台光刻机设备。
这也意味着晶瑞电材已经具备各个光刻胶产线的研发条件,等后续进行一系列的测试,验证,相信会取得最终的光刻胶核心技术突破。事实上晶瑞电材也没有让外界失望,其高端KrF光刻胶已经通过了中试,正处于客户测试阶段。
还有ArF高端光刻胶的研发也已经展开,凭借采购而来的光刻机,可以在90nm到28nm制程范围内实现研发和应用。
有了这些光刻机的支持,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一方面能让国产厂商掌握更多的光刻胶核心技术,降低对外依赖。另一方面可以补齐国产半导体供应链的供应能力,做到各个环节都能应用国产技术。
中国芯能否“逆风翻盘”?
国内能够同时掌握5台光刻机的厂商都是行业内的佼佼者,一般企业能购得一台光刻机就已经很不错了,而晶瑞电材却到位了5台光刻机,可想而知将具备怎样的研发生产能力。
那么有了这5台光刻机的支持,中国芯能够做到“逆风翻盘”呢?如果是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其实是能迎来一定的翻盘机会。
我国有庞大的芯片市场,每年还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集成电路,进口额都维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国内虽然有非常多的半导体企业,但整体而言呈现的是“大而不强”的状态。
供应链中参与的厂商会涉及相关业务,但距离国际水准仍旧存在一段路要走。
晶瑞电材作为国产芯片供应链中的一员,为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客户提供光刻胶材料。如果能将整体的实力提升上去,渐渐打破大而不强的状态,做到既大又强的水准,相信中国芯能够实现逆风翻盘。
当然,这需要众多的供应商一同参与其中,仅靠一两家企业是不行的。就算是台积电,也需要依靠全球芯片产业链的力量,才获得光刻机,光刻胶等设备材料,同时还会用上各国顶级的专利技术。
因此对我们而言,要做的就是放大布局方向,保障多产业线布局的同时,也要逐步攻克各个细分技术。
光刻胶就是一大主要方向,为芯片生产提供很大的保障。不只是晶瑞电材,国内还有南大光电,上海新阳等公司都是颇为出色的光刻胶研发生产企业。在他们的努力下,定能让国产光刻胶产业迎来更大的进步,也为国产芯片事业的发展提供不断前行的力量。
总结
国产芯片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在光刻胶方面国产厂商获得了光刻机设备,至于备受瞩目的光刻机,上海微电子也一直在努力攻关。芯片研发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脚踏实地,再多给国产厂商一些时间,一定能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