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杜甫赏析】杜甫的《月夜》是一首情感深沉、意境悠远的五言律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诗人通过描写一个寂静的月夜,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杜甫抒情诗中的代表作之一。
一、诗歌
《月夜》全文如下:
>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首诗以“月”为线索,描绘了诗人身处异地,遥想妻子在鄜州(今陕西富县)独自望月的情景。诗中既有对家人的牵挂,也有对战乱中离散的无奈与悲凉。
二、诗歌赏析要点总结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杜甫(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困长安,与家人分离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妻儿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乱动荡的感慨 |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
写作手法 |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细腻描写 |
情感基调 | 悲凉、忧思、深情 |
典型意象 | 月亮、闺中人、香雾、清辉、泪痕 |
诗体形式 | 五言律诗 |
三、诗歌赏析
《月夜》虽短,却情感丰富,层次分明。首联点明时间与地点,以“今夜鄜州月”引出对妻子的思念;颔联通过“遥怜小儿女”表达对孩子的牵挂,也暗示了自己无法陪伴的无奈;颈联描绘妻子在月光下的形象,细致入微,充满温情;尾联则以“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收束,表达了希望重逢的愿望,情感深沉。
整首诗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哀愁,而是通过想象妻子的孤独与思念,来表现内心的痛苦。这种“以彼写我”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四、结语
《月夜》是杜甫在人生低谷时期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他对家庭的深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诗中那种含蓄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体现了杜甫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艺术造诣。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中华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