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崂山道士的译文。】《崂山道士》是清代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寓言故事,讲述了书生王生向崂山道士学艺,最终因心浮气躁而失败的故事。该文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情节,揭示了“勤学苦练”与“心不专一”的道理,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一、
《崂山道士》讲述了一位名叫王生的书生,为了追求长生不老之术,前往崂山拜师学习道术。他看到道士在墙上画符、驱鬼等神奇技艺,十分羡慕,于是请求学习。道士答应了他的请求,但提出一个条件:必须专心致志,不得分心。王生起初认真练习,但不久后便因耐不住寂寞,想偷懒,甚至偷偷观察道士的法术,结果被道士发现,最终未能学到真正的道术。
故事通过王生的失败,说明了做事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否则即使有天赋也难成大事。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文言文原文 | 白话译文 |
王生者,年二十余,好道术。 | 王生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喜欢道术。 |
闻崂山有道士,遂往求师。 | 听说崂山有一位道士,就去那里拜师。 |
道士见其诚,许之。 | 道士看他很诚恳,就同意收他为徒。 |
曰:“汝能守戒律,方可学。” | 道士说:“你能遵守戒律,才可以学。” |
生曰:“谨受教。” | 王生说:“我一定遵从教导。” |
遂入山,日习符咒。 | 于是进入山中,每天练习符咒。 |
数月,道士问曰:“汝能忍乎?” | 过了几个月,道士问:“你能忍耐吗?” |
生曰:“能。” | 王生回答:“能。” |
道士又问:“能久坐乎?” | 道士又问:“你能久坐吗?” |
生曰:“能。” | 王生回答:“能。” |
道士曰:“吾将授汝术。” | 道士说:“我要教你法术。” |
生喜,拜谢。 | 王生很高兴,跪下感谢。 |
一日,道士令生独居一室,闭门静坐。 | 有一天,道士让王生独自待在一个房间里,关门静坐。 |
生坐久,思欲出。 | 王生坐久了,心里想出去。 |
道士察之,乃命其出。 | 道士察觉到了,就让他出来。 |
生曰:“弟子无能。” | 王生说:“弟子没有能力。” |
道士笑曰:“汝心不专,焉能得术?” | 道士笑着说:“你心思不专一,怎么能学到法术呢?” |
生惭,遂辞归。 | 王生感到羞愧,于是辞别回家。 |
三、启示与反思
《崂山道士》虽为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小说,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告诉我们:
- 专注是成功的基础: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
- 坚持比天赋更重要:即使有才华,若缺乏毅力和耐心,也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果。
- 虚心接受教训:面对失败,应从中吸取经验,而非自暴自弃。
这篇故事不仅在古代具有教育意义,在现代社会同样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