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唐易老的典故是什么】“冯唐易老”是一个源自历史典故的成语,常用来感叹人才被埋没、壮志难酬,或对年华易逝、功业未成的感慨。这个典故出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讲述了西汉时期一位名叫冯唐的贤臣因直言进谏而未能得到重用的故事。
一、典故背景
冯唐是西汉时期的官员,以正直、敢于进谏著称。他曾在汉文帝面前为云中郡太守魏尚辩护,指出魏尚虽有小过,但功劳大于过失,不应受到重罚。然而,汉文帝并未采纳他的意见,反而因冯唐的直言而对他产生不满,最终将他贬官。
后来,汉武帝即位后,想要重用人才,曾问冯唐:“你为何不早些推荐我?”冯唐回答:“陛下现在用人,不是像以前那样重视贤才。”这句话让汉武帝深感惭愧,但此时冯唐已经年老,未能再得重用。
二、典故含义
“冯唐易老”不仅仅是指冯唐年纪大了,更深层的意义在于:
- 人才被埋没:即使有才华、有远见,也可能因时代、环境或权力结构的原因而不被重用。
- 壮志未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让人感到无奈和遗憾。
- 时光易逝:人生短暂,机会难得,若错过便难以挽回。
三、总结与表格对比
项目 | 内容 |
典故出处 | 《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
主要人物 | 冯唐、汉文帝、汉武帝 |
故事梗概 | 冯唐因直言进谏未被重用,晚年仍不得志。 |
成语含义 | 指人才被埋没、功业未就、时光易逝。 |
延伸意义 | 叹息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提醒珍惜时机。 |
文化影响 | 常用于诗词、文章中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四、结语
“冯唐易老”的故事虽然发生在古代,但它所传达的情感和思考却具有普遍性。无论是在哪个时代,人们都会面对机遇与挑战、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个典故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