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高宗赵构生平简介】赵构(1107年-1187年),字德基,是北宋第九位皇帝宋徽宗的第九子,南宋的开国皇帝。他在北宋灭亡后,于1127年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庙号“高宗”,谥号“受命靖武皇帝”。赵构在位期间,面对金朝的持续威胁,虽有中兴之志,但最终选择与金议和,签订《绍兴和议》,确立了南宋与金的对峙局面。
一、生平总结
赵构生于北宋末年,自幼经历宫廷动荡。靖康之变后,他成为唯一幸存的皇子,被金军俘虏,后逃脱南下。1127年,他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政权。赵构在位期间,多次与金作战,但因主和派势力强大,最终选择与金议和,以“岁币”换取和平。他晚年退位,禅让给太子赵昚(宋孝宗),享年81岁。
二、赵构生平大事记(表格)
时间 | 事件 | 备注 |
1107年 | 赵构出生,为宋徽宗第九子 | 父亲为宋徽宗赵佶,母亲为显肃皇后郑氏 |
1126年 | 靖康之变爆发,北宋灭亡 | 赵构被金军俘虏,后逃脱南下 |
1127年 | 在应天府称帝,建立南宋 | 改元“建炎”,史称“宋高宗” |
1130年 | 与金军多次交战,收复部分失地 | 但未能彻底击败金军 |
1141年 | 签订《绍兴和议》,与金议和 | 南宋向金称臣,每年进贡银绢 |
1162年 | 禅让皇位给太子赵昚,退居二线 | 史称“太上皇” |
1187年 | 赵构去世,享年81岁 | 葬于永思陵 |
三、历史评价
赵构作为南宋的开国君主,在国家危难之际重建政权,虽有中兴之志,但因政治妥协,未能实现北伐收复中原的目标。其与金议和的决策,虽保住了南宋半壁江山,但也引发了后世对其“主和”的争议。总体而言,赵构在南宋初期起到了稳定局势、延续王朝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