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捱是什么意思】“捱”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汉字,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很多人在阅读或写作中遇到这个词时,可能会感到困惑。本文将从字义、用法、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捱”是一个多音字,读音为 ái,在普通话中主要表示“拖延、忍受、挨着”的意思。它常用于口语或文学性较强的语境中,表达一种缓慢推进或忍耐的状态。
1. 基本含义
- 捱:意为“拖延”、“勉强支撑”。
- 常见用法:如“捱日子”、“捱时间”等,表示在困难或不愉快的环境中坚持下去。
2. 常见搭配
- 捱过(度过):如“捱过寒冬”。
- 捱饿(忍受饥饿):如“他捱饿一天才等到饭吃”。
- 捱打(忍受责骂或殴打):如“他捱打也不说一句实话”。
3.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描述人在困境中坚持、忍耐的过程。
- 带有一定的被动性和无奈感。
4. 与“挨”的区别
- “捱”和“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用,但“捱”更强调“拖着、慢慢过去”,而“挨”则更偏向于“受到、承受”,如“挨骂”、“挨打”。
二、表格总结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用法示例 | 说明 |
捱 | ái | 拖延、忍受 | 捱日子、捱时间 | 强调过程缓慢、坚持 |
捱过 | ái guò | 度过、撑过 | 捱过难关、捱过冬天 | 表示艰难地完成某事 |
捱饿 | ái è | 忍受饥饿 | 他捱饿一天才等到饭吃 | 常用于描述生活困苦 |
捱打 | ái dǎ | 忍受打骂 | 他捱打也不说一句实话 | 带有被动、痛苦意味 |
挨 | āi | 受到、靠近 | 挨骂、挨近 | 更侧重“受到”或“接近” |
三、结语
“捱”虽然不是现代常用词,但在特定语境中仍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掌握中文的语言风格和情感表达。在日常交流中,若想避免生硬或过于书面化的表达,可适当使用“捱”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