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公子重耳之亡注音翻译】《晋公子重耳之亡》是《左传》中一篇重要的历史散文,记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的经历。这段历史不仅展现了重耳的坚韧与智慧,也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政治斗争与外交策略。以下是对该文的注音、翻译及。
一、文章
《晋公子重耳之亡》讲述了晋献公之子重耳因骊姬之乱被迫流亡,先后经过狄、卫、齐、曹、宋、郑、楚、秦等国,最终在秦国的帮助下返回晋国,成为晋文公的故事。文中通过重耳的经历,刻画了他的仁德、谦逊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感,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原文注音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注音 | 翻译 |
晋公子重耳之亡 | Jìn gōngzǐ Chóngwén zhī wáng | 晋国公子重耳的流亡 |
适狄,狄人弗内 | shì dí, dí rén fú nèi | 他到了狄国,狄国人不接纳他 |
及其亡也,其舅犯请曰 | jí qí wáng yě, qí jiùfàn qǐng yuē | 等到他流亡的时候,他的舅舅狐偃请求说 |
吾闻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wú wén zhī: “jūnzǐ bàochóu, shí nián bù wǎn” | 我听说:“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今其人而未既,岂可忘乎? | jīn qí rén ér wèi jì, qǐ kě wàng hū? | 现在他还没有死,怎么能忘记呢? |
于是遂行 | yúshì suí xíng | 于是就出发了 |
过卫,文公不礼焉 | guò wèi, wén gōng bù lǐ yān | 经过卫国,卫文公对他不以礼相待 |
至于齐,齐桓公厚礼之 | zhì yú qí, qí huán gōng hòu lǐ zhī | 到了齐国,齐桓公以厚礼相待 |
齐姜与之妻 | qí jiāng yǔ zhī qī | 齐姜嫁给了他 |
齐桓公卒,其子孝公嗣位 | qí huán gōng zú, qí zǐ xiào gōng sì wèi | 齐桓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孝公继位 |
重耳遂去齐 | chóngwén suí qù qí | 重耳于是离开了齐国 |
过曹,曹共公不礼 | guò cáo, cáo gòng gōng bù lǐ | 经过曹国,曹共公对他不以礼相待 |
且观其骈胁 | qiě guān qí pián xié | 并且看他肋骨相连的样子 |
重耳怒,遂行 | chóngwén nù, suí xíng | 重耳愤怒,于是离开 |
伐郑,郑伯出奔 | fá zhèng, zhèng bó chū bēn | 攻打郑国,郑伯逃亡 |
重耳遂入晋 | chóngwén suí rù jìn | 重耳于是进入晋国 |
是为晋文公 | shì wéi jìn wén gōng | 就是晋文公 |
三、文章主旨与意义
《晋公子重耳之亡》不仅是一部历史记载,更是一部人物成长史。重耳在流亡过程中经历了磨难与考验,逐渐成长为一位有担当、有远见的政治家。文章通过重耳的遭遇,表达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思想,强调了逆境中坚持与忍耐的重要性。
同时,文中也反映出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权力斗争,展示了古代政治的复杂性与人性的多面性。
四、结语
《晋公子重耳之亡》作为《左传》中的经典篇章,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学价值。通过对重耳人生轨迹的描写,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也启发我们思考个人修养与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