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有哪些】2017年,我国各地在土地出让金管理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旨在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些政策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总体上体现了“以地招商”“以奖代补”等灵活的财政激励方式。以下是对2017年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的总结。
一、政策背景
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逐渐减弱,开始探索更加市场化、规范化的土地出让金使用方式。2017年,国家层面虽未统一出台全国性政策,但各地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了符合本地实际的土地出让金返还办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主要政策内容
| 政策类型 | 内容说明 |
| 土地出让金返还 | 部分地区对重点产业项目或招商引资企业,按一定比例返还土地出让金,用于企业建设或运营。 |
| 土地出让金分期支付 | 允许企业在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分期缴纳土地出让金,减轻企业初期资金压力。 |
| 土地出让金抵扣税费 | 一些地区允许企业将已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用于抵扣相关税费,如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
| 土地出让金专项使用 | 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提升土地综合效益。 |
| 土地出让金返还与绩效挂钩 | 部分城市要求企业达到一定投资强度或产值目标后,方可享受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 |
三、适用对象与条件
- 重点产业项目:如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
- 招商引资企业:特别是引进的大型龙头企业或上市公司。
- 地方特色产业:支持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
- 环保节能项目:鼓励绿色低碳发展,符合条件的项目可优先获得政策支持。
四、政策实施效果
2017年,多地通过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有效吸引了优质企业落户,提升了地方经济活力。同时,也促进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避免了“圈地不建”的现象。不过,部分地区也存在政策执行不一致、透明度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五、注意事项
- 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因地区而异,需结合当地具体规定进行操作。
- 企业应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合理规划资金使用。
- 注意政策时效性,部分政策可能在2018年后逐步调整或取消。
以上为2017年土地出让金返还政策的总结,供参考。如需了解某一地区的具体政策,建议咨询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或财政局。


